奥古拉斯古诗词网
首页 > 历史 >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

和氏璧与传国玉玺

印信,起源于古代铸造青铜器时在上面铸印图案和徽记所用的“印模”。

“印者,信也”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印信逐渐成为身份凭信和权力象征,在、商贸领域被大量应用。

先秦时期,印信的材质有泥土、木、青铜、玉、金、银、铜、犀、象等。

它们的称呼及写法也因材料而异。例如以泥土为材的为“”,金属材料的为“鉨”、以玉为材料的为“玺”。由此也可见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。

古人认为“万物皆有灵性”,美石即玉是山川的精华,是上天恩赐的宝物。

因而出现了玉崇拜,玉成为权位和财富的象征。

春秋战国时期,许多诸侯国都有镇国之宝。

《战国策》:周有砥厄,宋有结绿,梁有悬愁,楚有和璞。

“璞”指未经雕琢的玉石,“和璞”即和氏之玉。

《史记》等史料中记载了和氏献玉、完璧归赵等曲折、感人的故事。

和氏之玉是块罕见的美玉,加之凝结了忠信仁义等道德意义,成为天下共知的珍宝。

秦灭赵,和氏之玉落入秦国。

李斯《谏逐客书》中说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、和之宝。”“随、和之宝”指当时的两件珍宝:“随侯之珠”与“和氏之玉”。

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之后,自称为始皇帝,规定帝、后的印章称为“玺”,并且以玉为材质;其他的官印、私印只能称为“印”。

《续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历史 刘彻币制改革的意义
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中,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,交由中央控制。在币制改革以前,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,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,还有些不法分子盗...
历史 冯异与刘秀的故事
冯异个人简介 冯异(?~34),字公孙,颍川父城(今河南宝丰东)人。东汉中兴名将,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之一。他较早跟随刘秀起兵反抗王莽的统治,在刘秀落魄时,能...
历史 兵马俑铜车马
1978年,考古队员在对秦始皇帝陵周围区域进行系统考古勘探时,在封土西侧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马头上的零饰件,后来经过详细的勘探,确认了这里存在一个陪葬坑,编号...
历史 兵马俑遗址考古
1974—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,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。一号坑在南,东西长216米,宽62米,面积13260平方米。二号坑东西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