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古拉斯古诗词网
首页 > 知识 > 红楼梦诗词赏析女娲石上偈语

红楼梦诗词赏析女娲石上偈语

《红楼梦》诗词赏析女娲石上偈语 女娲石上偈语 女娲石上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,枉入红尘若许年。 此系身前身后事,倩谁记去作奇传? 【诗词鉴赏】 《红楼梦》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,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,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,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的神话,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“幻形人世”的故事。石头的经历,便是贾宝玉的经历;石头,便是贾宝玉的象征,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。 “无材可去补苍天”,是作者对自己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悲愤和感慨。他从自身的经历中看到他出身的贵族社会的、堕落,他曾经心爱的美好的一切也都随着无可挽回地破败下去了。他从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,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,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,因而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。然而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荣华生活又不无留恋,特别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人物(多为纯洁善良的青年女性)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而玉石俱焚,悲惋痛惜不已。他也曾想有一番作为,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“天”,但社会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(有机会也未必有办法)去干一番事业。以至使他“半生潦倒,一事无成”,在贫穷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。所以,“枉入红尘若许年”,说的是贾宝玉,也未尝不是作者自己的慨叹。 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“顽石”,也大有深意。顽石的特点是棱角分明,执拗死硬,毫不通融。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,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。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,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,不容他。第三回书中的《西江月》词批宝玉是“潦倒不通事务,愚顽怕读文章”、“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”,正是宝玉顽石性格的写照。这字面上的嘲骂,实际是用反语来赞美宝玉不同那个恶浊社会合作的叛逆性格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古诗词知识 对联的寓意是什...
新年就要到了,年三十张贴春联是大部分人必须做的事,贴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始盛行,宋代时春联都是刻在桃木板上的,所以称为“桃符”,到了明代朱元璋当皇帝...
古诗词知识 害群之马文言文...
出自《庄子徐无鬼》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为异乎牧马者哉?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。” 害群:危害群体。用来比喻那些危害群体的人。 皇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。一次,黄...
古诗词知识 宋太祖偷菜的传奇故事
后汉乾佑元年(948年),开封郊外一座破庙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。 夜色深沉,主持老和尚正在睡觉,猛然听到窗外菜地中传来赶赶咐咐的声音。莫非有野猪来捣乱?老和...
古诗词知识 女太监是怎样炼...
太监旧称宦官。一提起太监,人们就会在眼前立马出现了,尖尖的嗓子没胡须的“男人”。对了,他们已经不能叫男人了,因为他们已经把最代表男人的那嘟噜东西,一刀割掉...

强力推荐